4月22号上午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9级 50多位同学从学校南大门出发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的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进行《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有声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模块”的情景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是对《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的进一步探索,目的是为更好的创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该课程的价值育人功能。
白鹤梁是作为中华瑰宝其背后存在着浓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此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播音创作基础》在白鹤梁展开实地教学,通过实地教学,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在理解、感受到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消化、理解有声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获得相应的语言表达技能,更能够帮助同学们建立“语言创作绝不仅仅是见字出声”而是要“更好的传承和传播好中华文化”这一理想信念。
根据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同学们的实践作业也紧紧围绕智媒时代对播音与主持人才的需求特点展开。主要包括现场讲解展示实践、短视频拍摄和图文创作。多方位对同学们的信息搜集能力、短视频创作能力和图文创作能力进行考察和培养。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在课程建设工作中的一大突破,为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且能适应当前复杂媒介生态环境的 “高素质、应用型”播音主持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学院还将持续进行这类课程建设与实践。